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星空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姚安娜官宣出道真·皇族或成圈粉利器?

2024-09-01 03:58:0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姚安娜官宣出道真·皇族或成圈粉利器?刚刚过去的1月14日,是“华为二公主”姚安娜的23岁生日,也就是在昨天,她终于官宣了自己正式出道的消息。

  从上个月开始,就有人在猜姚安娜是不是准备出道了。她先是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微博,晒了张,祝大家冬至快乐

  营业痕迹过于明显,加上前一阵有网传消息说她最近经常参加时尚活动、上杂志拍什么的,年末就有不少人默认她要逐梦演艺圈了,还在评论区质问她“为什么非得进娱乐圈”。

  她签约的经纪公司天浩盛世,三天前就开始进行预热,每天一个倒计时,最终在她生日当天落实了所有布局。姚安娜官宣出道,经纪公司给出的关键词是“破格公主”。

  这个关键词还蛮妙的,一方面呢大家都知道姚安娜是“华为二公主”,虽然在娱乐圈被调侃“公主”的明星很多,但敢自称“公主”的还真没有几个。

  另一方面,区别于一些在娱乐圈走“富二代”人设的明星,姚安娜这个“公主”身份的含金量其实很高。但像她这样身价百亿的真·富家千金们,又没有几个人会像她这样,选择正儿八经的在娱乐圈出道。

  所以斯文个人觉得“破格公主”这个形容真的挺绝,但我看了下评论区,不能说是全员恶人吧,只能说我目所能及的范围里,95%以上的人都在嘲她,而且方向一致,无非以下这几种。

  总结:华为是爱国企业,你姐还被关在加拿大,你一个美国人,已经是生活幸福的真公主了,就别来娱乐圈膈应我们这些普通人了吧?

  对了,此处有必要插播一条重要澄清。姚安娜已经通过新浪娱乐的专访辟谣了,她只有大学三年半在美国住过,是云南昆明出生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。她拿的是中国护照、中国户口、中国身份证,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网友会说她是美国籍。

  @新浪娱乐 还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姚安娜的出道纪录片,其中记录了她为出道所做的一系列准备,以及她对自己身上种种“名媛”、“富二代”之类标签的回应。

  其中展示了她相当光鲜的个人履历,5岁开始学习钢琴、书画、音乐,9岁开始学习芭蕾,在上海读完高中后考入哈佛,一毕业就进入娱乐圈,生日当天出道成为一名艺人。

  她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做艺人,这是她在深思熟虑且进行过各种尝试之后确定的方向。她在哈佛上学期间,跟同龄人一起做过软件、咨询、管理类的实习,但她发现随大流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。

  她把艺人形容为她选择的“事业”而不是“职业”,经纪公司和她自己都多次强调,她出道并不是玩票性质,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。包括练习声乐、舞蹈、唱跳、吃减肥餐、健身,客观来讲,艺人该接受的训练她一样都没有少接受。

  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很幸运,也感恩父母对她的支持,但她表示自己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被宠坏的“公主”。从小到大,她的父母会刻意培养她的独立能力,甚至不允许身边的人帮她。因为父母忙于事业,她偶尔还会羡慕同龄人可以享受父母的陪伴。

  她出道前有一系列的试水动作,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差评。她一度觉得这很不公平,产生过“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姐姐不喜欢我”的疑惑,但最终她想开了,因为人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,她只能选择做好自己。

  有一说一,光看视频的话,斯文倒是能理解经纪公司大概是想表现一个类似于【B面的姚安娜】之类的概念,但很遗憾,还是有不少网友从中发现了新的槽点。

  比如动态的她让大家更清晰的意识到,姚安娜目前的条件,单就成为一名艺人来讲还很一般。尤其纪录片中能看到她的训练方向主要在唱跳,想做女爱豆的话,以她目前的业务能力和外型条件,恐怕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。

  除了被吐槽“大脸盘子”、“没星相”之类的硬件,这个纪录片本身也遭到了吐槽。很多人都觉得不就出个道而已,整个纪录片大可不必。而且在大家以往的认知里,纪录片通常是给有巨大贡献的人坐的,“公主”这通操作甚至让纪录片显得掉价了。

  她那句略带委屈的“为什么大家喜欢姐姐不喜欢我”甚至被讨论上了热搜第一。大家应该都知道孟晚舟和姚安娜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吧?两个人都是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女儿,但成长环境和发展路线可以说是完全不同。

  孟晚舟小时候华为还没有做大做强,她经历过堪称贫困艰难的童年,进入华为后也是从打印文件做起,一路靠实力晋升,现任华为副董事长和首席财务官,主要负责华为公司的财务运营及管理。

  从2018年开始,加拿大应美国当局要求逮捕孟晚舟,孟晚舟卷入美国炮制的案件,几经逮捕、保释、引渡和多次开庭,至今尚未获释。客观来讲,不论作为“任正非的女儿”还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,孟晚舟都承担起了她应尽的社会责任。

  略显微妙和讽刺的是,姚安娜出道当天,孟晚舟也因为在温哥华多次收到死亡威胁而上了热搜。再联系姚安娜这一路走来的光鲜平顺,就很容易理解大家为什么都“喜欢姐姐不喜欢她”。

  姚安娜出生时任正非已经54岁了,她从小锦衣玉食备受疼爱。一开始进入大众视野,就是2018年时受邀参加巴黎名媛舞会。这场舞会被视为真正的“名媛荣耀”,姚安娜在舞会上与比利时王子共舞了一曲,大合影中的站位也很接近C位。

  一向低调的任正非,也因为姚安娜首次参加公开活动罕见的出面接受采访,还曝光了一组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写真。正是在那次采访中,任正非明确表示,如果姚安娜喜欢搞文艺,那么他就会支持。不然如果未来其他路不顺,她会觉得是爸爸妈妈堵了这条路。

  姚安娜这种分量的富家千金,想进娱乐圈是不会为资源发愁的。从那之后她就开始陆续参加时尚活动,也公开表态过自己对时尚圈有兴趣。还没正式出道前,她就已经为《时尚cosmo》、《时尚芭莎》、《芭莎珠宝》等杂志拍过。

  但她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。姚安娜在哈佛学的是计算机科学和统计数据专业,大学期间还去了微软的人工智能团队实习。就像网友所议论的那样,“华为被,姐姐被关在加拿大,你哈佛毕业专业口,不该为的公司做点什么吗?”

  关于姚安娜进娱乐圈这件事,有人觉得是大材小用,也有人觉得匪夷所思。但要斯文来说,虽然我也能理解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她,但本质上姚安娜选择逐梦娱乐圈还是继承家业,说白了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儿,更何况她爸任正非也表示过支持。

  大家不乐意的,无非就是她已经出生在了罗马,却还要来挤占普通人可能通往罗马的一条通道。但我们仔细想一想,娱乐圈现在的“富二代”和“星二代”还少吗?

  光斯文一时间能想到的,就有前不久刚翻过车的周震南、黄明昊、虞书欣,以及豪宅堪比博物馆的马伯骞、一双袜子上千元的吴宣仪。

  跟编辑部小姐妹聊姚安娜的时候,她还给我分享了她最近在抖音关注的快乐源泉。曾在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里饰演陆鹏的演员陈腾跃,最近因为主演《兄台请留步》中的男主被骂带资进组。

  但他本人的回应就很绝:谢邀,我不仅是这部剧的男主,我还是出品人和纸片人,所以我不是带资进组,而是全资进组。我花自己的钱圆自己的梦有什么不对?

  这个回应很绝,上了好几天抖音热门。奇怪的是经过他这么一回应,原本不少质疑他“人间油物”的人竟然转粉了,这段充满有钱人底气的回应被评为“坦荡霸气”,圈了不少粉不说,还有人反过来diss那些骂他“带资进组”的人都是因为酸。

  我真的当场发出宾果消消乐里“unbelievable”的声音,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钞能力?斯文知道人类多少有点慕强、慕富的本性,但咱能不能不要这么双标,同样一段差劲的表演,不知道演员有钱的时候骂“人间油物”星空体育官方app下载,发现人家有钱了就是“也不拉胯”?

  包括姚安娜也一样,在她的纪录片中详细展示了自己的优渥生活和光鲜履历之后,评论区也开始有人表示被圈粉了。理由是“原来她这么厉害”、“学历牛X”、“好有态度”、“真正的富二代”。

  这可真是太魔幻了,我仿佛已经预见到将来姚安娜粉丝的控评方向。他们白天打工,晚上打投,资源和工作室嘛当然是轮不到粉丝来撕的,他们最多在和对家撕X时骂一句,我们“破格公主”用得着炒作耍心机吗?请勿倒贴/吸血哈!

  这背后其实是个蛮吊诡的逻辑,会被“富二代”人设吸引的粉丝,本质上是因为慕强或者慕富。有钱的光环会形成一种朦胧的滤镜,情商低可以变成耿直,做作可以变成可爱,愚蠢可以变成单纯。

  被圈粉的有可能是小孩子,因为他们羡慕这样出生就在罗马的生活。这种心态类似于你关注了一个喜欢分享生活的博主,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可看呢?如果有的选,当然会更倾向于自己完全没见过的上流社会生活。

  另一种是真正生活不易的粉丝,明明自己做社畜已经很难了,却被“富二代”们放着优渥闲适的生活不去享受,反而来逐梦娱乐圈的“勇气”吸引。

  我身边就有这样真情实感追星的姐妹,自己点一份超过30块的外卖都舍不得,帮爱豆做数据、买代言产品时却毫不手软,哪怕她明知自己辛辛苦苦抠出来的那点钱,可能都不及她偶像一双鞋的价格昂贵。

  正是因为存在许多这样慕强、慕富的粉丝,试图往娱乐圈挤的富二代和星二代才越来越多。他们确实会在无形中偷走不少普通人的梦想,但不单单是因为资源倾轧,更因为大家起点和成长环境的差距实在太大了。

  姚安娜5岁学习钢琴、书画、音乐,9岁学习芭蕾,就连因为疫情原因没有举办盛大的毕业典礼,父母都会觉得她受了委屈。她想进娱乐圈,出钱就能请到最好的声乐和舞蹈老师,用最好的录音棚,签最专业的经纪公司。

  但穷人家的孩子,通往娱乐圈的每一步都在烧钱。钢琴、书画、音乐、芭蕾,不论作为兴趣爱好来培养或是专业技能来学习,哪一门课程都价值不菲。签经纪公司时也处处是坑,一旦想解约,恐怕还付不起巨额的违约金。

  普通人的梦想,时常因为过于昂贵而夭折。而富二代想进娱乐圈,通常只用考虑自己到底想不想。出生就在罗马的意思是,哪怕他们逐梦到一半发现不合适或者不喜欢,一转身罗马也还在原地等着他。他们随时可以回去,但普通人进退两难。

  姚安娜在纪录片中多次强调她会努力的,我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。毕竟不是所有事都能用钱解决,她能从9岁开始跳芭蕾坚持至今,本身就是一种能吃苦的表现。她考上哈佛那年,哈佛只在国内录取了7个人,这足以说明姚安娜的双商过硬。

  这么说可能很残酷,但娱乐圈很多时候确实是一个天赋大于努力的地方。不是说努力完全没有用,只是运气、灵气、观众缘之类的走红必要条件,很多时候都无法靠努力和钞能力达成。

  陶虹曾经说过干这一行,“你要是有天赋的话,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努力,要是没有天赋的话,可以考虑干点别的。”

  于谦也公开表示过,“文艺界最大的骗局就是大家以为靠努力就能成功,但其实这个圈子靠的是天赋和机遇。”

  这里就不点名了,但我们都知道,娱乐圈“强捧不红”的先例并不少见,网友评论起公众人物来可不会口下留情。大明星专属的群众宠爱简直是门玄学,哪怕是华为二公主,业务能力不过关也同样会被嘲的。

  到底把艺人当做“职业”还是“事业”,说到底根本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事,出道也不是发布一支纪录片和几张时尚就能完成的人物。红与不红,被嘲与被爱,都得等姚安娜拿出真正的作品来,观众说了才作数。

href=""

搜索